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预算之前你要知道的事? 点击量:    日期:2021-02-20

大量的企业内部都有这样的现象:上下级之间很难沟通,你给他谈目标时他谈资源,你给他谈资源时他谈路径,你给他谈路径时他谈激励……永远进入不了一个频道。
有效的沟通应该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前一个阶段的共识就是后一个阶段沟通的基础。所以,不是不应该吵,而是应该在特定的时候吵特定的事情,吵完一件事后形成共识,接着吵下一件事。整个过程是环环相扣且不可逆的。


 
企业真正应该争吵的依次是下面几个事情:
 
01
商业模式和战略(方向)
 
商业模式和战略两个领域一定是严格区分的。商业模式回答企业“做的是什么生意”的问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创造,即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二是价值捕获,即如何获得收益,也就是财务模型问题。
 
企业战略回答“在这门生意里如何选择和放弃”的问题。说穿了,主要是放弃。因为选择人人都会,而放弃人人不舍,能够放弃才是战略。现实中,企业往往喜欢把两者放到一起谈,其实,由于两者的关联性,放在一起谈也是可以的。
 
尽管也有经典的商业模式和战略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但我依然认为,这个层面更多是老板的灵光一现。所谓专业工具、外部咨询公司的方案、总裁顾问/教练的辅导,无非都是帮助他们增加信息或排除错误项而已。真正下决定的,还是老板,他们应该“广泛倾听,独断专行”。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应该认认真真地开“战略务虚会”。会议可以邀请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外部专家参加,形式可以是强调平等沟通的“私董会”。会议不能太“务实”,否则就变成了抓壮丁、压指标的“指标分解会”。大量企业都会掉进这种坑里,老板们总是急不可耐地想“下跳棋”。
 
其实,要操大盘,稳得住才是本事。当然,这样的会议也不能太“务虚”,不能开成“头脑风暴会”。思维需要“虚”,结论必须“实”。而是应该在会前有充分的信息导入,在会中有讨论工具支撑,在会后后具体的结论总结。这些结论通常包括:
· 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洞察;
· 对于竞争(对手)格局的分析;
· 对于未来趋势(终局)的判断;
· 对现有商业模式和战略的一些评论,哪些做错了,哪些做对了,要坚持什么,要放弃什么;
· 对待新机会的态度,这是引入新变量后对于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影响。
 
这些结论就是下一步进行战略规划的基础。由于后续还有一系列的会议,年底前必须完成预算核定,“战略务虚会”应该在8-9月左右完成。当然,对于越大型的组织来说,他们越会把这个时间提前,阿里在7月份启动次年的战略梳理,而华为则是在3月就启动次年的战略制定。
 
02
经营管理目标(目标)
 
当“战略务虚会”确定了方向后,企业会确定一个大的经营目标,比如营收、利润、市值等。这种大的经营目标应该变成各种具体的目标,让组织的每个模块(战略领域)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行动。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个整体系统,每一个部分的动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同时也被其他部分影响。
 
所以,要达成战略目标,绝对不能仅仅是拆分大的经营数字,用做加减法的方式来压指标(这是很多初创企业的做法)。经营数字只是一个结果,真正要关注的是达成结果的驱动因素(Drivers)。某种程度上,利润中心之外的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承接什么指标才是最关键的。
 
只有说清楚这个问题了,利润中心承接的经营指标才会有支撑,故事才说得“圆”。所以,这个部分也被叫做是“战略解码”。
 
这个领域已经有成熟的工具:一是战略地图,也就是把经营管理上需要完成的关键动作用逻辑图连接起来;二是平衡记分卡,也就是把那些要完成的关键动作都量化,形成具体目标。工具是很成熟,但能用好的企业却不多。
 
我们实践过若干次,发现重要的原因是学习成本太高了,企业很容易中途放弃。另外,2016年我在哈佛与两个工具的创造者之一的卡普兰教授交流时也提到,对于新兴企业来说,“用户资产(user assets)”这类指标似乎还不能简单地放在“客户维度”。
 
正因为上述原因,更加简洁的OKR进入了企业的视野。OKR是一种主动式、循环式的目标管理。严格意义上说,尽管有人把它捧得很高,但这并不是一种管理思想或模型的创新,只是时代却选择了它。道理正如,尽管书本的知识含量更丰富,但人们宁愿拿起手机。
 
为了实现对于经营管理目标的准确拆分,企业应该开好“战略规划会”。其实,只要了解业务逻辑,且有统一的工具支撑,大家坐在一起谈,总能产出一些共识。最怕就是两个误区:
 
一是高层单向压指标。大多时候,指标一定是由高层自上而下发起的,但必须经过自下而上的反馈验证,否则就成了一厢情愿。所以,指标的共识一定是上下级充分互动的结果。
 
二是各个战略领域的负责人自说自话。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谈目标,拒绝形成共识,更不关注是否能支持公司要达成的大目标。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一个强力的内部或外部教练,以极强的输出导向来引领讨论。某种程度上,“战略规划会”并不是技术的战场,而是人心的战场。
 
 鉴于目标分解的复杂性,“战略规划会(战略解码会)”可能要通过几次会议才能达成共识,通常应该在9-10月左右完成。
 
03
组织和人力资源(队伍)
 
当我们确认了每个战略领域的目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企业往往会发现有些指标并没有完全落位。表面上落到了某些部门,但这些部门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对这些指标负责。或者说,按照当前的部门定位或组织协同机制,这些指标大概率是不能完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于组织和人力资源进行调整。
 
组织更多是进行构架设计,而人力资源更多涉及到对于人的选、用、育、留,说白了就是“人才建设”。一个优秀的组织设计如果缺乏人的支撑,是个空架子;同时,一群优秀的人如果缺乏合理的整合方式,也是枉然。所以,大多企业也是把两者放到一起谈的,说通俗点,也就是“排兵布阵”了。
 
这个领域是企业的“重灾区”:就组织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都是按照管理层的业务直觉去盘点和设计。就人力资源来说,盘点没有标准,大多沦为“点人头”,不能呈现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规划没有标准,选用育留都是固定套路,不受战略变化的影响,更难以形成量化呈现,去支撑经营管理目标的那些数字。
 
上述只是现象,本质在于老板们对于组织和人力专业性的轻视,而选择使用自己的感觉。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现状,我才一直致力于以下工作:一是普及组织设计的不同选型和相应的基本原则;二是普及“人力资源战略地图”和“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
 
基于上述的专业工具,“组织人力规划会”可以顺利开展,用以校调组织和人力与战略的一致性。当然,要动组织和人力,就涉及到对于企业利益格局进行重新划分,这更是人心的战场。
 
要开好这个会议,关键在于对数据进行大量分析,从逻辑上找出在组织和人力上承接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姿势,否则就会陷入了单纯的利益之争。就这个会议来说,更应该是高层的构思,所以是一定范畴内“开小会”,而“开大会”只是把这种构思落地下去的动作而已。
 
 “组织人力规划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于组织构架的调整和关键人员的任免,第二个部分则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若干部署,这更像是人力资源部内部的“业务策略会”。通常,第一部分都应该在11月左右完成,而后则是跟进“预算会”,而第二部分只要在12月前完成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商业模式和战略变动不大的企业,应该先开“战略规划会”,后开“组织人力规划会”。但对于商业模式和战略变动极大的企业,应该先开“组织人力规划会”,再开“战略规划会”,先确保组织逻辑与方向一致,再落位指标。
 
04
策略
 
上面几个部分决定了企业大概要走什么“方向”,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队伍”去走承接。走完上述几步,至少每个战略领域内的“主驾驶”已经确定了。这个时候,就应该确定他们的策略。策略是找一个“杠杆解”,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用最聪明的打法来实现这个领域的突破。有点像“战略”,但因为是具体的领域,还上升不到战略的层面。
 
由于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这里已经不是能够在集体层面平等讨论的话题了。由于战略领域不同,每个战略领域使用的核心工具也不同。应该由各个部门同步召开“业务策略会”,由各领域负责人牵头,邀请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讨论,方案得由领域负责人出。
 
当然,最后“定板”的还是管理层里的分管领导,重要的战略领域还需要上EMT或经营管理委员会一类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老板亲自拍板。这类会议应该在12月前完成。
 
需要警惕的是,这类会议会往往会因为领域负责人的对抗而开不下去,开得没有成效。没有真本事的人,往往希望窜改两个约束条件来求解:
 
一是希望追加资源;二是希望延长时间。但我常说:“在没有资源和时间的限制下,根本没有必要做策略、做计划。”老板们说得更直接:“如果所有的资源都准备得如此充分,那换谁来做还不是一样,要你来做什么?”
 
05
路径
 
在策略确定的情况下,应该可以给出具体的行动计划。而行动计划可以实现极致的颗粒度,包括了在“每个阶段”的“每个方面”做到“什么程度(具体目标)”。
 
这种会议名为“部门工作计划会”,讨论范围就应该是在各部门内部,属于“自治”范畴,是团队管理的基本职能了。有时,团队领导也可能不用会议的方式来规划路径,而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这也没有问题。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上下级要有共识。
 
当然,开不好此类会议的管理者大有人在。管理者意识和技术不到位都是原因,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团伙式作战”,一拥而上,而非各司其职。这种困境大多是因为上行下效,上面的会没开好,下面的会也开不好。道理很简单,上面没有压力传递下来,也没有规范传承下来。
 
“部门工作计划会”应该在12月前完成,但拖到次年1月也问题不大。因为,在中国人的习惯里,过了“年”才算新的一年。
 
06
资源
 
有了路径之后,就可以给资源了,资源说到底就是预算。企业的预算有两块,一是财务预算(可再拆分为成本预算和资金预算),二是人力预算。按理说,预算是在有了路径(行动计划)之后才最为准确,但现实中,企业不可能等到所有部门都做好行动计划之后才批预算,这样必然延误战机。
 
事实上,预算不需要到那么细的颗粒度,只是一种基于投产比逻辑的资源划包。所谓投产比,即效能(Efficiency),具体分为财务效能(财效)和人力资源效能(人效)。一般的逻辑是,基于一定的目标产出,按照一个可以接受的效能标准,划拨一个投入的资源包。正因为颗粒度是基于各个专业领域的投产比,预算的确定应该在组织构架的调整和关键人员的任免之后进行。所以,“双预算会”具体完成时间大概是12月之前。
 
道理很简单,既然各个专业领域的大目标(产出)有了,负责人也已经到位,TA就应该基于自己的策略方向,承诺一个投产比。这实际上是逼得TA主动思考接下来的策略问题。不少企业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按照出财报的习惯,在年末完成预算,第二年实施。其实,目标和责任人没有固化,这样的预算并没有太大的严肃性。即使到年末考核一个预算达成率,也没有任何意义,较不较真都是尴尬。
 
07
机制
 
谈好了资源后,还应该关心激励机制。好的激励机制要确保往前走有好处,不动或往后退有坏处。如此一来,就解决了业务负责人的动机问题。如果目标准确、团队优秀、策略清晰、路径可靠、资源充分、动机强烈,一个事情是不可能没有好的结果的。
 
但需要强调的是,激励问题不应该是一个常规的讨论事项,分钱的规则应该在经营周期开启之前就谈好,而且应该是尽量常态化的。否则,无论你怎么调整,依然会有人觉得“低于预期”,所以,标准一定要“提前建好”。
 
但现实中,常规事项可以通过常规机制来激励,但例外事项则需要通过例外的机制来激励。在一个频繁拓展新业务领域的企业,尤其要在每年时检核新业务领域的激励是否合理。如果发现激励机制不够合理,就需要重新评估业务的难度和前景,给出”特区式”的激励,让业务的负责人能够真真正正有热情跑起来。
 
这种“业务激励方案会”应该在12月前完成,否则,等到新的一年开始业务了,激励还没有到位,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08
应用逻辑
 
一个成熟的企业,在每个经营周期里,都应该把上述几个要素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该开的会,认认真真的开,开完一个开下一个,直到走完一个闭环。需要提醒的是,企业初次尝试这种正规动作时,往往效率不高,但一定要坚定,一定要相信这些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每年进步一点,不断强化这个“经营循环”,企业才会拥有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
 
其实,这个经营循环不仅仅是指导企业如何开会,还是一种企业里的思维逻辑或方法论。
 
在一个大型组织里,老板管理的颗粒度不可能太细,必须抓大放小。一次,在与张瑞敏先生交流时,他告诉我他在企业里只管“目(目标)-团(团队)-机(机制)”。当然,他所谓的“目标”包括了我们上面谈到的“方向”和“目标”,但更偏“方向”一点;而他所谓的“机制”其实包括了我们上面谈到的“资源”和“机制”,他把一个事可以“用多少钱”和“发多少钱”,都算作是“机制”。
 
这是很智慧的,对他这种级别的企业家来说,策略和路径的确不是他应该考虑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老板插手这些环节了,那么事情就变成他的事情了。
 
在组织的具体战略领域里,应该关注“目标-策略-路径-资源”。大家都应该用这种逻辑来议事,确保达成共识。原因在于,方向、队伍、机制方面,公司都已经定了,再去谈已经没有必要,因此,应该基于确定的目标去构思策略,去计划路径,去争取资源。
 
常常看到的现象是,有人喜欢在接了目标后去挑战激励机制,但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机制变了,这个事就能成功。你可以喊两嘴,但对公司能给什么,应该佛系一点。实话说,如果你把成绩做出来了,老板们不可能看不到,不可能铁石心肠。你吃的亏,最后都会被补回来。

汇通科技将会持续为大家提供人力资源行业资讯和相关问题解答,同时我们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得到了国内数千家企业的选用和认可,帮助企业实现了报销分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考勤排班、电子签核、招聘培训、就餐消费等方面的信息化管控和数据分析,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W6zlrSNyKharLQNac1FA0HcuyYTYCm0uyMvjx3ePG7EVynzh+rkDNtoqsZ3Parzwi6nuLiLpaJrtw5hxGJweCoPpqNhL6q3E2RCbd3wEkAMxq5vPKxyp8b3kpm5GmITeaKgs701lkxEvPRRpd6LWc6dLBGYyDVJ7hhwgWxR3yAuyrruF4fIMsuPvrbqT3cu+4rgnnVrEqNP2SLLq1Gq4PQ==